大连化工机械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化工机械厂家

2019年8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前十排行榜公布长城北京现代入围【资讯】

时间:2023-03-17 来源网站:大连化工机械网

9月9日,乘联会公布了8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

数据显示,8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62.2万辆,环比7月增长6.3%,同比下跌7.9%;其中,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市场同比均呈下跌态势,尤以MPV同比下跌幅度最大。而随着8月份销量的出炉,今年月,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1309.8辆,同比下跌12%。

8月份,虽然乘用车市场仍以下跌为主基调,但与7月相比,其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乘联会公布的8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十车企中,各车企的排名次序与7月份相比,也出现了细微变化。

南北大众销量差距拉大

具体来看,前三甲合资巨头的排名依旧没有变化,但8月份排名第四位的东风日产,相比7月份,前进了一位;相应地,排在第五的吉利,相较7月则后移了一位;与7月相比,上汽通用五菱由第8位跃升至第六位,而长城和北京现代出现在8月份的前十榜单中,取代了7月份在这一榜单中的一汽丰田和上汽乘用车。

其实,就狭义乘用车月度批发销量排名来看,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一直稳坐前三甲。作为巨头车企,即使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当下,这三家合资巨头依然保持着体量上的绝对优势。

8月份,一汽-大众批发销量达17.59万辆;上汽大众销量为15.1万辆;上汽通用销量为13.38万辆。从这一销量数据来看,8月份,南北大众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当然,在两者的较量中,一汽-大众暂时领先。

分析认为,一汽-大众的稳健走势,除了SUV产品带来的增量外,奥迪今年在国内市场中的稳定表现,也是促使一汽-大众领先上汽大众的一大主因。相对而言,上汽集团旗下各大乘用车品牌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不甚理想,首要表现就是昔日的合资巨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均出现了明显下滑;而放在整个乘用车领域来看,后者的下滑,给了一汽-大众可乘之机。

东风日产和吉利汽车是争夺月度排名第四位和第五位的中坚力量。7月份,吉利以不足2000台的微弱差距,领先东风日产,夺得第四位;8月,东风日产以11.09万辆的成绩,位居上汽通用之后排名第四,而吉利则以10.12万台的表现位列第五。

上汽通用五菱前移,北京现代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在狭义乘用车领域的排名,8月跃升至第6位。月度销量也由7月份的5.67万台,升至8月的7.14万台。在车市下行,低端市场萎缩加剧的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未来的增量将更多的依靠新宝骏品牌。在前几天开幕的成都车展上,新宝骏品牌推出了RM-5和RC-6两款新车。看来,为迎战“金九银十”,新宝骏已做好了准备。

从排名第位的四家车企8月批发销量来看,其月度销量在5.8万-6.02万之间徘徊。在这一区间最高点的是东风本田,其次是长城汽车、北京现代;广汽丰田排在第十。

与7月份相比,长城汽车和北京现代入围了8月份的销量榜单。其中,长城汽车8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5.92万台,而北京现代8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5.81万台。

今年,长城汽车在乘用车领域依靠哈弗H6等主销产品,稳固了市场地位。随着哈弗F7在俄罗斯图拉工厂的投产,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也不断斩获佳绩。如今,以哈弗F7和哈弗F5为主力的F系产品,已经成为长城汽车在H系之外的有力补充,也是带动长城汽车整体销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北京现代在遭遇了2017年的市场低谷后,2018年采取“以技术重塑品牌”的策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2019年,再度发力,市场表现不断跑赢大盘。北京现代能够取得优异的市场表现,主销车型菲斯塔功不可没。如今,这款聚焦于A级运动轿车领域的车型,单月销量维持在7000台左右,虽然与思域、卡罗拉等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因其坚挺的终端售价和良好的技术支撑,俨然成为北京现代重塑品牌形象的先行者。

车企分化走势加剧

从8月份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来看,车企分化走势依然在加剧。就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而言,有风光者,也有暗淡者,总体而言,合资品牌依旧在走强,自主品牌优秀车企也在积极展现自身发展潜力,试与合资车企一争高下。

乘联会分析认为,当前的车市现状是:SUV增长红利不复存在,新能源市场高增长逐步降温,合资向下布局入门级市场,存量竞争白热化,自主品牌份额正逐步被挤压,多数企业体量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

这样的客观现状,或决定了汽车产业不得不向内寻求突破。乘联会指出,行业观点认为: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当前,国家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办法释放汽车活力,促进汽车普及、升级和多元化消费。

江淮乘用车3.0时代务实开启,开山之作为何是嘉悦A5?

车市变革浪潮汹涌而来,中国汽车品牌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时代之问”。

无论是市场的呼声,还是行业发展的规律,都指明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持续向上”,才能继续获取发展动能。

因此,在这个既关乎生存,也关乎发展的征程中,踏实的江淮人,再次以坚定的态度,交出了一份响亮的时代答卷。

金秋9月的成都车展上,江淮乘用车发布了最新的轿车品牌——嘉悦。同时,该品牌的“开山之作”——掀背式三厢轿车嘉悦A5,也迎来了首发亮相。

如果说,风靡全国的瑞风MPV成就了江淮汽车的1.0时代,拥有冠军品质的瑞风S3奠定了江淮汽车的2.0时代。

那么,以嘉悦A5为标志,江淮汽车正跨步迈入3.0时代。

全面吸收江淮大众“智造”经验,共线生产为领先品质赋能

自2017年12月,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江淮汽车便坚持不懈地吸收江淮大众的先进“智造”经验,对江淮自主体系持续赋能。

无论是江淮乘用车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耗费2亿元进行生产线改造升级。

还是在大众汽车培训中心,分系统、分领域地培养出一支极具规模的质量管理团队。

这一切,都表明着江淮乘用车为品质提升付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

同时,为了让江淮最新一代的乘用车产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江淮也始终坚持与江淮大众“同设备、同人员、同标准”的共线生产,甚至接受了大众汽车专家的精心调校。

而这一切的努力,都将在嘉悦A5得到充分的彰显。

3.0时代开山之作为什么是嘉悦A5?

作为江淮乘用车3.0时代的“开山之作”,嘉悦A5的意义早已不言而喻。

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车型,押宝于过去中国品牌并不太擅长的轿车之上,江淮这次显然是“有备而来”。

据了解,嘉悦A5整合了江淮全球设计团队的创意,由江淮意大利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Daniele Gaglione(丹尼尔)主导操刀,国内本部设计团队联合设计。

嘉悦A5前脸采用全新设计的“直瀑式”立体格栅,不失张力,通过外围的镀铬条与大灯连成一体,拉伸横向视觉宽度。

如同性能跑车一样,嘉悦A5的前大灯采用窄长型小面积设计,方形LED远近光灯横向排列,前后错落,炯炯有神。“一字型”细长条状的LED日间行车灯带兼顾转向灯功能。

从侧面看,前大灯与尾灯的箭头轮廓遥相呼应。凌厉起伏的流线型车身天际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

同时,尾部造型一点都不逊色于前脸,贯穿式尾灯层次分明,对尾部的稳重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新车采用掀背式尾门设计,圆筒式的双排气孔和旋转式双五辐轮圈,进一步凸显运动风格。

相比外观锋锐凌厉的运动感,内饰设计上更突出温馨的空间氛围。车内各元素使用几何多边形样式,风格一致,相互呼应,整体感强烈。中央竖置中控大屏采用触控式设计,取消了中控区的实体按键,科技感十足,同时丰富了智能娱乐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嘉悦A5的后悬架采用了同级少有的E型四连杆独立悬架,前悬架应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底盘还系统接受了麦格纳的精心调校。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72mm/1820mm/1493mm,轴距为2760mm。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满足目前最严苛的国六b排放标准,匹配6MT和CVT两套变速箱。

功夫拍案

凭借愈发深厚的核心技术的储备,以及更全面的深化创新,在MPV、SUV、轿车和新能源各个领域全面发力的江淮乘用车,已然在本次成都车展向市场、业界表明了自身的坚定态度。

据了解,未来两年,江淮汽车将有多款新产品蓄势待发,囊括了小型到中大型SUV和轿车产品,这无疑是江淮乘用车厚积薄发的实力体现。

伴随自身技术积累,以及与大众汽车集团等优秀伙伴的深入合作,江淮融合全球最新技术的强大整体研发实力,在新一代江淮乘用车产品中不断传承和展现。

现代装饰

电力系统装备期刊

信息系统工程期刊